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,考察扶貧工作。這是12月30日,習近平來到地處深山的龍泉關鎮駱駝灣村,走進困難群眾唐宗秀(右)家慰問看望。新華社發
  新華社記者 李從軍 趙承 李柯勇
  65年前的今天——1949年3月23日,西柏坡,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。
  土坯房前,老槐樹下,握別依依不捨的父老鄉親,毛澤東率領中共中央機關動身前往北平。
  春風料峭,朝陽流金。毛澤東面帶微笑,大手一揮:“進京趕考去!”
  2013年7月11日,同是西柏坡,同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。
  站在九月會議舊址前,習近平神色凝重,目光穿越歷史。此時中國,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。
  面對歷史和未來,他再次提出“趕考”問題:“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‘考試’、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‘考試’考好,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!”
  趕考在繼續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發起了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。習近平將西柏坡所在的河北省作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,深入實際,指導工作,推動全黨教育實踐活動向縱深拓展。
  與此同時,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、張德江、俞正聲、劉雲山、王岐山、張高麗分別到廣西、江蘇、甘肅、浙江、黑龍江、四川指導教育實踐活動。
  這是一次跨越歷史、面向未來的“趕考”。
  一場心靈洗禮的行動,在中華大地迅速深入展開。
  最近,記者深入河北,回訪習近平總書記指導河北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,感受這一活動給燕趙大地帶來的巨大變化,感受我們黨在新時期趕考路上正在書寫的壯美答卷。
  考題之一:“總開關”擰得緊不緊?
  堅定理想信念,切實解決好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這個“總開關”問題。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“鈣”,沒有理想信念,理想信念不堅定,精神上就會“缺鈣”,就會得“軟骨病”。“總開關”問題沒有解決好,這樣那樣的出軌越界、跑冒滴漏就在所難免。
  ——習近平
  有了理想,才有活的靈魂。
  喪失信念,堤壩就會崩潰。
  習近平將共產黨人的信仰,形象地稱為“總開關”。
  趕考路上,教育實踐活動中,這成了第一大考題。
  面對各種誘惑和挑戰,習近平號召全體共產黨員,“堅守崇高信仰,煉就金剛不壞之身”。
  習近平指出:“在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中,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了追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,不惜流血犧牲,靠的就是一種信仰,為的就是一個理想。”
  正是因為信仰,革命時期,共產黨人高唱“砍頭不要緊,只要主義真”,前赴後繼;
  正是因為信仰,和平年代,共產黨人“心中裝著人民,唯獨沒有自己”,鞠躬盡瘁;
  正是因為信仰,共產黨人引領中華民族,從百年沉淪走向民族復興。
  習近平說:“我們黨現在已經90多歲,馬上要進入百年了。一個政黨,如一個人一樣,最寶貴的是歷盡滄桑,還懷有一顆赤子之心。”
  理想信念的缺失,乃百病之源。
  習近平指出,如果丟失了共產黨人的遠大目標,就會迷失方向,變成功利主義、實用主義者,最後意志消沉,奉行及時行樂的人生哲學,甚至產生“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”的想法,把當幹部作為一種謀取私利、巧取豪奪的手段。
  “總開關”一旦鬆動,行為、作風焉能無恙?
  習近平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說,有一個道理要反覆講,就是黨的幹部必須永不動搖信仰,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。
  2013年9月23日下午,石家莊,民主生活會正在進行中。
  “堅定理想信念,應該從我們走過的道路上去體會它、認識它……”
  插話的,是習近平。
  黨的最高領導人全程參加一個省委的民主生活會,史無前例。這個會究竟怎麼才能開得好?這給河北省委領導班子出了一道難度很大的考題。
  2013年8月,習近平對前來彙報的河北省領導開門見山:“我參加你們的專題民主生活會,可不是聽你們講鶯歌燕舞的,要有真正的批評和自我批評。”他告誡說:“現在民主生活會,往往是對上級放‘禮炮’,對同級放‘啞炮’,對自己放‘空炮’,最後是你好、我好、大家都好。這樣無助於解決問題。”
  總書記的指導,如春風沐面,又如泰山壓頂。
  河北動了真格,省委常委們反思自己“走過的道路”,不遮掩、不迴避,敢於揭短亮醜,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鋒芒直指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的根本問題。
 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代表班子集體檢討,剖析“四風”產生的原因,總病根就是理想信念淡薄了,“補鈣”強骨抓得不夠經常;總源頭就是理論學習放鬆了,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內化於心、外化於行做得不夠。
  ……
  一種久違的率真會風,讓眾人凜然振作。
  前後4個半天的民主生活會,既有紅紅臉、出出汗的緊張和嚴肅,又有加加油、鼓鼓勁的寬鬆與和諧。在尖銳與坦誠中,大家不斷加深著對理想信念的認識。
  點評時,習近平再次突出強調“總開關”——
  “你們都知道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吧?”
  他接著說,溫水煮,青蛙不知不覺就死去了。一個人也是如此,職務升遷了,生活變好了,信念就可能慢慢消失了。如果你自己不去自我警醒,我們作為一個黨不能去自我警醒,那麼誰還能叫醒你呢?
  說者從容論析,連類感發;聽者醍醐灌頂,心潮澎湃。
  新華社、中央電視臺記者深入採訪,集中反映這場民主生活會的長篇紀實、焦點訪談迅即播發。
  舉國震動!中央和國家機關、各省區市領導班子連夜組織收看,以此為範例,紛紛召開高質量的專題民主生活會。
  俗話說,大凡一戶人家饅頭蒸得好,只需把他的麵團給別人,全村的饅頭便都會發得好。這,就是酵母的作用。
  “照鏡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。”教育實踐活動,讓很多黨員、幹部經歷了一條從不自覺到警醒、由不情願到震動的心路歷程,經受了一次先“痛”後“快”的心靈滌盪。
  在學習思考和查擺剖析中,黨員、幹部正視理想動搖、信仰迷失、精神“缺鈣”、道德失範問題,清洗思想灰塵,清除政治微生物,為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這個“總開關”擰緊了螺絲。
  考題之二:作風“籬笆”扎得嚴不嚴?
  作風問題關係人心向背,關係黨的執政基礎。我們一定要牢記“奢靡之始,危亡之漸”的古訓,對作風之弊、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、大檢修、大掃除,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。
  ——習近平
  1983年夏,河北正定縣農村,一輛吉普車陷在泥濘里。
  有幹部見村民走了過來,便請幫著推車。不料,見是當官的,村民不僅不推,嘴上還罵罵咧咧。
  那位幹部正要發火,一旁的新任縣委書記習近平一把拉住他,說:“群眾為什麼罵人?應該反思我們自己。”
  不久,正定縣改進領導作風六項規定出台。
  正定老幹部程寶懷說,今天的中央八項規定與當年正定六項規定體現了同樣的革命傳統。
  翻開30年前那份文件,作風儼然成為關鍵詞。“反對官衙作風,註重工作實效”、“以身作則,不搞不正之風”,還有限制會議、接待等活動的要求,歷歷在目。
  令人感慨的是,上面赫然寫道:“對各種不正之風,要堅持原則,敢問、敢頂、敢管,敢於碰硬。”
  更令人感慨的是,30年時光飛逝,當年那種勇毅依然縈駐於懷,呼之欲出——
  如今,當共產黨人踏上趕考的新徵程,重點審視的還是作風。
  先是中央八項規定出台。隨之,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、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“四風”問題。
  習近平惟妙惟肖地給“四風”畫了四幅“肖像”:
  形式主義——知行不一、不求實效,文山會海、花拳繡腿,貪圖虛名、弄虛作假。
  官僚主義——脫離實際、脫離群眾,高高在上、漠視現實,唯我獨尊、自我膨脹。
  享樂主義——精神懈怠、不思進取,追名逐利、貪圖享受,講究排場、玩風盛行。
  奢靡之風——鋪張浪費、揮霍無度,大興土木、節慶泛濫,生活奢華、驕奢淫逸,甚至以權謀私、腐化墮落。
  河北的一些領導幹部說,對照一下,就會出一身冷汗。
  俗話說,“籬笆扎得緊,野狗野貓鑽不進”。
  作風“籬笆”,該如何扎嚴扎緊呢?
  善禁者,先禁其身而後人。
  2013年7月,習近平在與河北省委領導班子成員座談時說:“鄧小平同志說過:‘在中國來說,誰有資格犯大錯誤?就是中國共產黨。’那麼在黨內,誰有資格犯大錯誤?我看還是高級幹部。高級幹部一旦犯錯誤,造成的危害大,對黨的形象和威信損害大。”
  這道“籬笆”,首先從中央政治局“扎”起。
  自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以來,中央政治局認真貫徹落實,在改進調查研究、精簡會議活動、精簡文件簡報、規範出訪活動、改進警衛工作、改進新聞報道、嚴格文稿發表、厲行勤儉節約等方面,為全黨加強作風建設帶了一個好頭。
  習近平身體力行:先後十幾次國內考察,不封路、不清場、不擾民。
  習近平對河北省委常委們說,作風面前人人平等,你們要以普通黨員身份把自己擺進去,馬克思主義手電筒既照別人更照自己。
 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,有人談到越野車配備問題。
  習近平插話:“我看常委們不要配越野車,書記、省長也不要配。真要下鄉,就臨時調用。”他還說,中央下一步要就此作出規定。
  很快,河北省委常委們的越野車全部上交。
  ……
  扎作風“籬笆”,須防微杜漸——
  2013年9月3日,“嚴禁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”,中央一聲令下,商場里高檔月餅出現從未有過的滯銷。
  以中央名義管公款月餅,細微之舉,顯見態度之真、決心之大!
  扎作風“籬笆”,要扎嚴制度的籠子——
  在作風問題上,並非沒有“籬笆”,但“四風”乃至腐敗行為卻屢禁不止,為什麼?
  習近平打了個生動的比方:“牛欄關貓是關不住的,空隙太大,貓可以來去自如。”
   考題之三:發展軌道正不正?政績觀正確不正確?
  要堅決把中央關於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,不要顧慮重重、瞻前顧後,更不要為生產總值增長率、全國排位等糾結。要堅持不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。
  ——習近平
  隆冬季節,太行東麓。
  “五、四、三、二、一,爆破!”
  “轟隆隆……”陣陣巨響,一座座巨人般的水泥高塔轟然倒地。
  2013年12月17日,河北一天內集中爆破拆除18家水泥企業。到2017年,河北將壓減6000萬噸鋼鐵、6000萬噸水泥、4000萬噸煤、3000萬標準重量箱平板玻璃,大幅度砍掉產能。
  河北發展終於突破重圍,開始歷史性轉軌。
  發展軌道正不正?政績觀正確不正確?
  這是一道關鍵的考題,又是一道複雜的考題。
  “以國內生產總值論英雄,你們已經排在全國第六位,假如過兩天到第五位了,就能一俊遮百醜了嗎?全國10個污染最嚴重城市河北占了7個。再不下決心調整結構,就無法向歷史和人民交代。”
  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,習近平一針見血。
  習近平說,河北結構失調,污染嚴重,群眾意見大,要過結構調整的坎,爬轉型升級的坡。你們國內生產總值即便滑到第七、第八了,但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,在治理大氣污染、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,那就可以掛紅花、當英雄!
  國內生產總值“緊箍咒”就這樣解除了!河北解了套,全國也在鬆綁。
  這是一次發展思路的大轉變,更是一次政績觀的再升華。
  “總書記的話,管根本、管長遠。”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,“綠色發展,比追求國內生產總值要難得多,對領導幹部素質要求高得多。”
  2013年12月9日,習近平在中南海聽取彙報時,對河北教育實踐活動給予充分肯定,他同時說:“調整結構、治理污染,你們是立了軍令狀的。軍中無戲言,到時候就要看結果。”
  就任總書記以來,面對經濟下行壓力、國外唱衰中國論調,習近平不為所動。他說,速度再快一點,非不能也,而不為也。我們堅定不移推進轉型升級,寧可主動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,也要從根本上解決長遠發展問題。
  一切都源於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責任。
  這是最重要的考題,是共產黨人必須答好的考題!
  考題之四:為了誰?依靠誰?我是誰?
  我們黨來自人民、植根人民、服務人民,黨的根基在人民、血脈在人民、力量在人民。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,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。
  ——習近平
  夜闌人靜。
  走出塔元莊,迴首遠望,農家新居的燈光如點點繁星。
  這一天是農曆大寒,剛纔採訪時,村莊似乎還沉浸在半年前那個夏日的熱烈之中。
  習近平到河北指導教育實踐活動,期間重訪塔元莊。他的一舉一行、一言一笑,村民回憶起來,仍是那麼清晰,仿佛就在昨天。
  這次重訪,鄉親們並不意外。
  “他上一次來咱這兒是2008年,那時就說下了:‘過個三五年,等你們新樓蓋好以後,我一定再來。’你看,這不就來了嘛?”村支書尹小平說。
  2013年7月11日上午,習近平出現在塔元莊街頭,村民紛紛圍了上來,大聲招呼著。
  “老書記好!”一聲特別的問候從人群中傳來,習近平轉過身,微笑著把手伸向這位村民。
  喊“老書記”的是67歲的章同兵,30年前就見過當縣委書記的習近平,還記得當時的招待飯是大餅、油條、豆腐腦。
  我們問,如果現在讓你來招待總書記,用什麼飯菜?
  章同兵脫口而出:“當然還是家常飯。”
  這使我們想起正定一些老幹部的回憶,當年,縣委書記習近平每天和大伙兒一起蹲在大樹下吃飯,左手三根指頭托著碗,無名指和小拇指夾著餅,右手拿筷子。秋高風急,塵葉飛揚。偶有樹葉落到飯碗里,他吹掉葉子,接著吃;塵土落到飯碗里,他剔掉塵土,接著吃。
  所有這些,正如尹小平所感受的那樣,固然時光穿梭、歲月流淌,總書記那種源自泥土的人民情懷和百姓本色依然如故。
  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——
  教育實踐活動中,習近平要求全黨重新思考,認真作答。
  這似乎是一道簡單的考題。
  這又是一道極難回答的考題。
  ……
  時代考卷上,共產黨人為什麼必須答好這個考題?
  習近平說,如果領導幹部弄不清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,如果“四風”問題蔓延開來又得不到有效遏制,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,就會像一把無情的刀割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。
  教育實踐活動中,黨員、幹部在反思中作答。
  2013年7月22日,欒城縣北屯村。石家莊市委書記孫瑞彬來到自己的聯繫點,一下車,村民迎上來:“書記啊,平時都見不到你,這回可看見了。”
  村民說得很真誠,可孫瑞彬的臉“刷”就紅了。他反思:“我看到了平時離老百姓有多遠。”
 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,常委們談感受:
  過去步行或騎自行車下鄉,同群眾一條板凳聊天,一個鍋子吃飯。現在進出小轎車、空調房,成天看材料、批文件,自以為對群眾瞭解,實際上已同群眾拉開了距離。
  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——
  教育實踐活動中,共產黨人在行動中作答。
  按照總書記“眼睛向下、為人民做事、多雪中送炭”的要求,河北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,共計46萬多條。還請基層代表“當面鑼、對面鼓”地給省委領導提意見。
  一條條意見,就是一道道考題。
  ……
  多年積存的問題在解決,曾經的距離在拉近。
  在阜平駱駝灣村,我們走進69歲的唐宗秀家。
  土坯房低矮簡陋,在深冬里顯得破敗而冷清。一進屋,女主人把水壺提起,通紅的爐火“騰”地躥了上來。
  一年多前,習近平曾坐在這炕頭,與唐宗秀拉家常。
  “總書記都問你些什麼?”
  “問我一年下來有多少收入,問糧食夠不夠吃,問過冬的棉被有沒有,問取暖的煤夠不夠,問小孩子上學遠不遠,問看病方便不方便……”
  這是唐宗秀家最珍貴的一張照片:狹窄的土路上,習近平輓著她和另一位村民,走著,說著,笑著。兩側牆面斑駁脫落,午後金色的陽光斜照在他們身上,把長長的身影投在路旁的積雪上。
  黨的最高領導人和兩位普通農民,三人相攜前行,如同迎歸了回鄉串門的親人。這畫面,不禁讓我們怦然心動,它不正是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所包蘊內涵的精妙圖解嗎?不正是“為了誰、依靠誰、我是誰”這道考題的最佳答案嗎?
  籠罩他們的陽光是那樣溫暖,一如此刻我們眼前的爐火,穿透了隆冬的嚴寒,穿透了小村的貧窮,穿透了山野間沉寂的歲月……
   “趕考”永無止境
  從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鬥目標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,我們正在徵程中。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。所有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“考試”、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“考試”考好,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。
  ——習近平
  65年前,共產黨“進京趕考”前的那段對話,至今猶在耳邊:
  周恩來說:“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,不要退回來。”
  毛澤東說:“退回去就失敗了。我們決不當李自成,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。”
  字字千鈞,意味深長。
  趕考,趕考,65年來,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,如今正走在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徵程上。中國取得巨大進步,但挑戰更加嚴峻,考試仍未結束。
  這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本身就是一場考試。
  及格沒有?能否優秀?
  我們嘗試著請河北省基層幹部群眾為黨風現狀打分。
  塔元莊會議室里,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,討論熱烈。
  “95分。”大部分村民眾口一詞,打出了高分。
  “我給100分。”村民劉朝快人快語,“我親眼見到了總書記,他接地氣。我們黨有希望。”
  “王韶華書記,你打多少分?”
  這位正定縣委書記思索片刻:“打90分吧。”
  “那10分是怎麼扣的?”
  他說出自己的理由:“一是經濟轉型離群眾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。二是黨風改善有了好開端,還不等於好結果。三是改善民生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,比如大氣污染,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。”
  在另一個場合,何玉等三位正定縣老同志打了80多分——“良”。
  “我要留點餘地。”何玉解釋說,“人們有一個擔心,擔心今天抓作風力度大,明天會不會又沒勁兒了;大伙兒有一種盼望,盼望好作風能長久堅持下去。”
  談到這次教育實踐活動,大家普遍給黨風加了5分。
  5分,不算多,也不算少,從中看到廣大群眾對這場考試的肯定,以及對未來的期待。
  ——面向未來的趕考,共產黨人必須心懷歷史的憂患。
  ……
  歷史孕育著真理,往日的教訓轉為後世的鑒戒。
  2012年,在主持黨的十八大報告起草工作時,習近平主張寫下這樣一段話:“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,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。”
  新的國內外環境下,執政考驗、改革開放考驗、市場經濟考驗、外部環境考驗……挑戰不斷;
  新的發展階段中,精神懈怠危險、能力不足危險、脫離群眾危險、消極腐敗危險……暗流涌動。
  “杭州雷峰塔是怎麼倒掉的?”
  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,談到作風建設,習近平突然這樣發問。
  接著,他作出分析:
  “就是因為去撿磚的人多啊,今天你拿一塊,明天他拿一塊,最後塔就轟然倒掉了。倒下來是頃刻之間的事,但過程是漸進的。”
  他語重心長地說:“有的事,總覺得不是燃眉之急的事,但恰恰是危亡之漸啊!”
  ——面向未來的趕考,共產黨人必須肩負起時代的重任。
  從黨成立的那一天起,共產黨人就踏上了趕考的旅程。為了答好這份考卷,多少先烈不惜拋頭顱、灑熱血;為了考出一個好成績,多少共產黨人殫精竭慮、鞠躬盡瘁!
  時代已經給出新的考題。
  習近平說,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打仗,新中國的成立已經說明瞭;中國共產黨人能不能搞建設搞發展,改革開放的推進也已經說明瞭;但是,能不能在日益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下堅持住黨的領導,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還需要一代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繼續作出回答。
  在西柏坡,習近平談到當今時代的考題:“中國夢,兩個百年,我們正在實現第一個百年的徵程中,這是有時間表的,考試仍在繼續。”
  對於這場考試,他有著清醒的自覺:“我們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接過了黨、國家、人民交給我們的沉甸甸的接力棒,我們一定要接好這一棒。”
  幹部群眾評價,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,開新局、樹新風,給中國帶來新氣象、新希望。
  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中,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深入聯繫點,實地調研,給予有力指導。
  李克強指出,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更好落實,使人民政府為人民性質更好體現。
  張德江強調,要讓群眾成為中國夢的實踐者和受益者。領導幹部要善於換位思考,站在群眾立場上看問題、想問題、解決問題。
  俞正聲指出,發揚堅持真理、修正錯誤的整風精神,把問題擺清、把差距找準、把方向定明,達到自我凈化、自我革新的目的。
  劉雲山強調,群眾的意見就是我們的鏡子,百姓的期待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,要對照群眾意見找差距,對著群眾要求去整改。
  王岐山指出,以落實八項規定、改進作風的新成效,贏得群眾支持,堅定群眾對黨的信心,鞏固黨同人民群眾的魚水關係。
  張高麗強調,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,都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,始終與人民心連心、同呼吸、共命運。
  ……
  面向省以下機關單位和基層組織的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展開,涉及單位和人員範圍更廣、領域更寬、數量更大,與群眾貼得更緊,解決的問題更實際,必將對新時期黨的建設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。
  習近平指出,貫徹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,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。
  在與記者座談時,正定老幹部王志敏對追夢充滿希望。他激動地站起來說,現在中國的希望,就像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隻航船,就像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。
  他引用的,不正是毛澤東當年對中國革命勝利的壯麗展望嗎?
  此刻,我們不禁想起習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其他常委集體參觀《復興之路》展覽時的講話。談到“中國夢”,他說出了迴響在時代上空、讓國人為之振奮的那句話——
  “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,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、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!”
  早春時節,滹沱河水蘇醒了,從太行山麓向大海奔流,西柏坡的山嶺生機萌動。
  一路向前,一個朝氣蓬勃的未來正在向我們招手,一個百年魂牽的夢想就要實現!
  (據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)  (原標題:面向未來的趕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v58nvcw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