街談巷議
  錢克錦
  高考的同學請註意,寫作文時不要用網絡語言、繁體字和古文字,否則要扣分。因為昨日報載,“根據教育部新的考務要求”,考生要用現行規範漢語文字答卷,“切勿使用網絡語言、繁體字、古文字等”。
  如果有人對此規定感到不解甚至憤怒,不要感到孤獨,有大批的人和你一樣不解甚至感到憤怒。如果說這個規定是為了“規範”漢語,恐怕難以服眾。
  先說規範。和很多偉大的語言一樣,漢語有強大生命力。這種生命力強大之一,就是歷經時代變遷,漢語能與時俱進、長盛不衰。這裡的變遷,既有精英階層,比如今天的語言專家、教育者和主政者們的人為改造,也有眾多普通民眾生活語言的改變。與時俱進的結果,就是各種“語言文字”能和諧共處於漢語里,有古文字,有“繁體字”(之所以加引號,是因為頗有一些人認為,所謂繁體字並不繁,而是表達更準確更符合漢語習慣的文字),也有今天的網絡語言。
  如今,刻意挑出“網絡語言、繁體字和古文字”,貼上禁用的標簽,是在規範還是在扼殺語言的生命力?這樣的“規範”邏輯,難道不值得商榷嗎?再如,規定中“考生‘切勿’使用”中的“切勿”二字,是古文字還是當今的漢語?
  也許有人說網絡語言太過隨意、太過激進,造成理解歧義甚大,甚至有很多不文明語言。當然,這些情形是有的。但是,網絡的出現,本身就很激進很隨意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。十五年前,恐怕沒多少人想過用手機上網吧?既然生活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們的語言難道對此應該無動於衷,還淡定地遵循“規範”?
  如果擔心網絡語言有不文明現象,那就應該規定,如果在作文里出現違反道德或不文明的語言就扣分,而不應該一棒子打死“網絡語言”。再說,你說“網絡”二字,難道不是“網絡語言”?
  也許我們根據“規範”二字來理解這個“禁用”,本身就猜錯了方向。也許出台這樣的規定,僅僅是因為制定規定的人,不喜歡“網絡語言、繁體字和古文字”。也許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,是因為制定規定的人,不懂網絡語言,不懂繁體字,不懂古文字,或者他們擔心閱卷老師們“三不懂”。
  如果是因為不喜歡就禁止,那是霸氣,眾多不滿者和眾多考生無可奈何。如果是因為“三不懂”,那麼這樣的“權威”和老師們,最好多學一點繁體字、古文字,更多一點接觸生活中活用的漢語,而不是固守某些“規範”。
  如果知道語言是活的,是有傳統的,是有生命力的,大概就不會有這麼個死的“不能用”。
  錢克錦  (原標題:高考禁用網絡語言“規範”嗎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v58nvcw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